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思博制造 > 舞美制作

锐在颠峰---医学学术会议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17日 11:58   

2011年6月3日,诺和诺德公司主办的“锐在巅峰”学术会议在风景秀丽的杭州隆重拉开帷幕。250余名糖尿病领域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全面深入地研讨了中国糖尿病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次会议特邀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李光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全球儿童内分泌和糖尿病学常务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罗小平教授担任联合大会主席,内地和台湾的多位知名专家担纲讲者,分别从胰岛素强化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儿童糖尿病治疗和院内血糖管理四个热点议题进行了精彩演讲,并与参会专家热烈讨论,探讨优化血糖管理策略,分享临床治疗经验,全面提升内分泌科、产科、儿科各领域对糖尿病治疗理念的认识。整场会议既有主题演讲、临床经验的真知分享,又有跨学科专家进行的巅峰对话,内容丰富,高潮迭起。现撷取精华内容与读者分享。

  ■ 热点议题——主题演讲

  强化治疗

  T2DM早期强化治疗合理性探究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病诊疗中心 李光伟

  目前已证实,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诱导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长期缓解。有研究显示,肥胖或非肥胖新诊断T2DM患者经持续皮下门冬胰岛素输注治疗2周后,与基线相比,总体血糖控制和急性胰岛素反应(AIR)显著改善,提示胰岛素分泌能力好转。同时,葡萄糖输注率(GIR)和处置指数明显改善,说明强化治疗也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且肥胖患者AIR增幅较非肥胖患者显著增高,非肥胖组GIR的增加更显著。

  改善早相,掌控未来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李焱

  T2DM患者胰岛素早相分泌异常或缺失可导致餐后血糖升高,而餐后高血糖可造成进餐后期胰岛素高分泌,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增加低血糖风险。餐后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增加使得血糖波动增大,危害心血管及微血管并促进β细胞凋亡。因此,积极恢复和重建胰岛素早相分泌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波动,延迟糖尿病发生发展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基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更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可更为精细地控制血糖,更好地减轻血糖波动。应用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的同时采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对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更有益。

  儿童T2DM发展趋势及对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 梁黎

  儿童T2DM出现明显增高的趋势,并随肥胖这一基础人群的增加而增高,而且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等在肥胖青少年中较为普遍。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儿童T2DM公认的两个基本环节。研究显示,肥胖儿童中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重于胰岛素抵抗。此外,胎儿期宫内营养状态可影响其出生后的体重和血糖调节,宫内营养不平衡会影响胰岛β细胞发育和胰岛素分泌。然而,目前儿童T2DM在防治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急需制订更适合我国儿童青少年T2DM及代谢综合症(MS)的诊疗指南。目前进行的全国6中心儿童肥胖和MS防治研究有望为此提供依据。

  妊娠合并糖尿病

  从2011ADA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断标准更新说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 杨慧霞

  长期以来,妊娠糖尿病(GDM)的诊断标准及妊娠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葡萄糖负荷量均未统一。同时,以往采用的GDM诊断标准均未考虑其对妊娠母儿结局的影响。

  2010年,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制定了新的GDM诊断标准,201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建议采纳这一新标准:若妊娠期空腹血糖≥7.0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或随机血糖>11.1 mmol/L且有症状,则考虑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建议除外孕前糖尿病的孕妇24~28周行75 g OGTT,界值为空腹5.1 mmol/L、1 h后血糖值为10.0 mmol/L、2 h后为8.5 mmol/L,其中一项及以上异常者诊断为GDM。

  随着新标准血糖诊断值的降低,将诊断出更多的GDM患者,启示我们应加强对GDM规范化管理以减少胎儿并发症。

  如何管理妊娠期间的高血糖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赵维纲

  多项研究证实,治疗GDM可显著降低先兆子痫、肩难产等不良结局,显著减少胎儿并发症。因此,严格控制妊娠期间高血糖对母婴结局尤为重要。

  目前国际各指南推荐的GDM血糖控制目标值均较非孕期糖尿病更为严格,这是根据正常孕妇孕期血糖水平制定的。妊娠期间的高血糖管理还应密切关注低血糖事件。作为治疗妊娠期高血糖的金标准,胰岛素的选择应该尽可能模拟正常人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尤其能够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同时减少低血糖。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能更好满足降糖需求,同时提供更多安全性、方便性的获益。

  院内血糖管理

  住院血糖管理 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谢明家

  T2DM发生率及住院患者高血压比例都在逐年增加。多项研究显示,随着血糖水平升高,住院患者并发症及死亡率均明显增加。然而,积极管控血糖并未全面、有效降低死亡率。循证医学证据仅证明适当的血糖控制可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但面对高血糖带给患者的危害,住院血糖管控迫切需要有效能及有经验的团队来执行。

  合作无间的医疗团队及糖尿病专家的介入是住院血糖管控成功的重要因素。

  探寻优化降糖之道: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科 黄勤

  胰岛素泵通过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短时间内控制血糖,可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助于妊娠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血糖控制及改善生活质量。相比短效人胰岛素,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迅速起效、达峰、恢复到基础状态,更适合在胰岛素泵中应用。研究显示,相比赖脯胰岛素和谷赖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用于泵中治疗1型糖尿病,更少发生不能解释的高血糖和(或)堵管,且低血糖和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均更低,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 会议亮点——巅峰对话

  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议题全面讨论开始之前,本次会议特别设立了“巅峰对话”环节。在李焱教授的主持下,特邀杨慧霞教授、赵维纲教授、武汉同济医院儿科罗小平教授等各位专家,从各学科角度就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展开思维碰撞。

  李焱教授:为何要区别孕前糖尿病和GDM?

  杨慧霞教授:首先,使孕前漏诊的糖尿病患者能够及早得到干预治疗。其次,通过对GDM患者的产后随访,了解其远期发展至糖尿病的情况,尽可能做到对远期糖尿病的预防。

  李焱教授:妊娠期间高血糖对胎儿结局的影响如何?

  罗小平教授:此影响主要与妊娠期间血糖异常发现的时间有关。早期血糖异常可导致胎儿畸形或宫内发育迟缓,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剖宫产比例增加、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等。

  李焱教授:妊娠期间血糖控制是否过低?

  赵维纲教授:制定血糖控制目标时,至少从三方面考虑:首先,对胎儿的毒性作用,而且是在对母体无影响的前提下考虑;其次,正常妊娠妇女的血糖平均值本身就比一般人群偏低;最后,考虑到血糖降低至目前水平确实对胎儿结局有益。

  热烈的现场讨论即将结束之际,杨慧霞教授与参会专家分享了其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一些体会。杨教授认为,绝大多数患者在饮食干预后血糖可达标,但对于干预后仍不能达标的患者,应及时加用胰岛素,而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具有“快速起效,快速回落”的特点,临床应用中可快速有效控制血糖,同时很少引发下餐前低血糖,而且由于其不受注射时间的影响,极大提高了患者依从性。此外,对于胰岛素抵抗严重的患者,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相比普通人胰岛素具有一定的优势。

收缩
  • 电话咨询

  • 0571-88222089